张女士是某互联网公司行政,每周要整理 3-4 场部门会议纪要,以前的流程是:全程录音→反复听录音提取重点→手动分类待办事项→调整格式,整个过程至少 2 小时,还常因遗漏细节被领导提醒修改。“每天光整理纪要就占了大量时间,根本没精力做其他事”,这是她之前的常态。
通过 GAI 认证的 “提示优化” 模块学习后,张女士掌握了 “精准指令设计” 技能,现在整理纪要的流程变成:
1.将会议录音转化为文字(用基础转录工具);
2.给 AI 输入提示:“基于以下会议文字稿,提取核心待办事项(标注责任人、截止日期),按‘产品部’‘技术部’‘运营部’分类,删除重复讨论内容,语言简洁,格式用表格呈现”;
3.AI 生成初稿后,张女士仅需核对细节(如截止日期是否准确),无需大幅修改。
整理会议纪要的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,效率提升约 75%;且纪要重点突出、分类清晰,领导修改频率下降 90%,张女士有更多时间聚焦 “员工福利优化”“办公环境升级” 等更有价值的工作。她反馈:“GAI 认证教的不是复杂技术,就是‘怎么跟 AI 说清楚需求’,对行政岗太实用了。”
王先生是某快消公司营销专员,主要负责小红书、朋友圈的产品推广文案。以前写一篇文案,要先找竞品参考、分析目标人群、构思卖点,再反复修改语气,平均 3 小时才能出 1 篇;遇到新品推广期,要同时写 3-4 篇不同平台的文案,经常加班赶工,还常因 “风格不贴合平台” 被驳回。
学完 GAI 认证的 “提示优化” 与 “多场景适配” 模块后,王先生调整了文案创作方式:
1.写小红书文案时,用提示:“针对 20-25 岁大学生,推广平价面膜,突出‘补水快’‘熬夜急救’,风格像小红书博主分享,加 3 个表情符号,结尾带‘求推荐同类产品’的互动话术”;
2.写朋友圈文案时,用提示:“针对 25-30 岁职场人,推广同款面膜,突出‘通勤不脱妆’‘5 分钟快速敷’,风格亲切如同事推荐,避免专业术语,结尾带‘点击链接了解’的引导”;
3.AI 生成初稿后,用 GAI 认证学的 “反向提示验证” 技能,让 AI “检查文案是否符合平台风格”“有没有夸大宣传风险”,再做微调。
现在 1 小时能出 3 篇不同平台的文案,效率提升 80% 以上;文案因 “贴合平台风格、精准触达人群”,小红书笔记点赞量提升 40%,朋友圈转化率提升 25%。王先生说:“以前觉得 AI 写的文案‘没灵魂’,学了提示优化才知道,不是 AI 不行,是没说清楚需求 ——GAI 认证教的就是‘怎么跟 AI 沟通’。”
刘先生是某 APP 运营,每周要整理 1000 + 条用户反馈(来自应用商店、客服群),以前的做法是 “逐条阅读→手动分类→统计高频问题→写报告”,整个过程要 1 天时间,还常因 “分类混乱” 导致问题定位不准,影响后续优化方向。
掌握 GAI 认证的 “提示优化” 与 “数据整理” 技能后,刘先生的反馈整理流程优化为:
1.将所有用户反馈复制到 AI 工具,输入提示:“分类汇总用户对 APP 的反馈,分‘功能问题’(如‘加载慢’‘闪退’)、‘体验问题’(如‘界面复杂’‘操作麻烦’)、‘需求建议’(如‘新增夜间模式’)三类,标注每类问题的高频关键词(如‘加载慢’出现 23 次),补充 3 个每类问题的具体用户留言案例”;
2.生成分类结果后,用提示:“基于分类数据,写 1 页用户反馈报告,突出高频问题(如‘加载慢’占比 35%),提出 2 个初步优化建议(如‘优化服务器响应速度’),格式分‘问题汇总’‘建议’两部分”。
用户反馈整理时间从 1 天缩短至 2 小时,效率提升 83%;报告因 “分类清晰、数据明确”,帮团队快速定位核心问题 —— 针对 “加载慢” 优化后,APP 留存率提升 15%。刘先生反馈:“以前觉得运营岗用 AI 没用,学了 GAI 认证才发现,AI 能帮我们从‘重复劳动’中解放,聚焦‘问题解决’和‘策略优化’。”
这 3 个案例的共同点是:学员都非技术出身,通过 GAI 认证掌握了 “提示优化”“工具适配” 等实用技能,而非复杂的算法知识;他们的效率提升,不是 “靠 AI 替代工作”,而是 “用 AI 简化重复劳动,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上”。
对职场人而言,AI 认证的意义不在于 “多一张证书”,而在于 “获得能落地的技能”。GAI 认证以 “零基础友好、实战导向” 的特点,帮不少职场人解决了 “想用力却没方向” 的效率痛点 —— 如果你也常因 “重复劳动多、时间不够用” 困扰,可访问恒利联创官网(https://www.henglidigital.com)了解 GAI 认证详情(恒利联创作为 Certiport 中国运营管理中心,全权负责 GAI 认证在国内的交付与推广),开启 “高效工作” 的学习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