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班里学生用 AI 写作业,该不该禁?”
“自己都没摸透 AI,怎么教学生用?”
这两年,不少老师对“AI进课堂”既期待又犯怵。根据美国《教育周刊》的调查,在美国,仅43%的教育工作者接受过AI培训,剩下的人要么硬着头皮摸索,要么干脆“一刀切”禁止——但AI浪潮席卷教育的当下,躲着显然不是办法。在《CERTIFIED:Certiport教育者播客》中,AI专家、Mindstone创始人约书亚・沃尔(Joshua Wohle)分享了一套“AI课堂生存指南”:别把AI当敌人,试试这3招,普通老师也能把它变成教学“神助攻”。

第一招:先承认——AI是“减负神器”
约书亚一句话点醒很多人:“未来职场的核心技能,早就被AI重塑了。老师要是自己都不会用,学生可能从起点就落后。”
这话不是危言耸听。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re)2025年的数据显示,已经有1/6的打工人每天用AI干活——写报告、做分析、整理数据,AI能把重复劳动砍半。
放到课堂里更实用:
·改作业时,让AI先筛选常见错误,老师专注讲难点;
·给学生做个性化练习,AI根据学情推题,不用全班做一套卷子;
·甚至备课素材,AI能快速整合案例,老师只需要润色和设计互动。
说白了,AI不是来抢饭碗的,是帮老师从“琐事堆”里解放出来,多花时间琢磨“怎么教得更好”。
第二招:别光想,动手试!AI用得好不好,练过才知道
“与其禁止学生用AI,不如教他们怎么用对。”约书亚的建议很实在。
他见过不少老师这样做:
✅布置作文时,让学生先用AI写一版初稿,然后带着“AI哪里写得假大空”“怎么改才像自己的话”这些问题讨论;
✅做项目时,要求学生记录“AI帮了什么忙”“哪步还是得自己来”——过程比结果更重要,学生慢慢就懂了:AI是工具,不是“代笔”。
老师自己也得练。约书亚说:“每天花10分钟玩一个AI工具,比如用ChatGPT出份练习题,用AI生成个教学思维导图,试多了就知道它的‘脾气’了。”
第三招:一个人走得慢,找群“同路人”一起学
最怕的不是不会用,是不知道问谁。约书亚推荐了几个“AI学习搭子”:
看书:伊桑・莫利克的《协同智能:与AI共存共事》,这位教授早就逼着学生用ChatGPT上课,书里全是实操经验;
听课:关注教育类播客里的AI专题,比如恒利联创即将推出的《教育者播客》,专家手把手教方法;
组团:和身边的老师一起组团学习,交流分享经验。
最后想说,约书亚的一句话特别戳人:“AI确实可能让人产生畏惧之心,但它也特有趣。”
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人“适应变化”,AI不过是又一个需要适应的新工具。主动学、试着用,AI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。毕竟,现在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的,是一个AI深度融入教育和职场的时代——教会他们怎么和AI好好“合作”,就是帮他们在未来站稳脚跟。
现在就开启AI之旅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