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教学技巧:如何引导中/高校学生合理使用 AI 写作文?

AI 教学技巧:如何引导中/高校学生合理使用 AI 写作文?

一、明确 AI 写作文的 定位:从代笔工具到思维助手

在 AI 写作文的教学中,教师首先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知:AI 不是直接写好作文的代笔工具,而是辅助梳理思路、补充素材的帮手。在作文教学中,可让学生先自主列出 “事件起因、经过、高潮、结果” 的框架,再使用 AI 工具输入 “请为作文补充细节描写”,让 AI 生成多角度的素材,帮助学生打开思路,而非直接照搬 AI 写好的全文。


二、GAI 认证 “提示工程”:教会学生用精准指令驱动 AI

要让 AI 真正服务于作文写作,学生需掌握精准提示能力,而这正是 GAI 认证的核心内容。教师可结合 GAI 认证中基础提示工程模块,教学生构建 “目标 + 要求 + 场景” 的提示框架:

目标明确:如 “帮助完善‘环保主题’作文的开头”;

要求具体:如 “使用比喻修辞,开头点明‘环保的重要性’”;

场景适配:如 “符合高中作文的语言风格,避免过于口语化”。
通过这样的提示,AI 生成的内容能更贴合学生的写作思路,避免出现AI 内容与学生风格脱节的问题。


三、AI 辅助 + 人工优化:培养学生的 “二次创作能力”

AI 生成的作文素材往往是 “基础框架”,需学生通过 “人工优化” 注入个人情感与独特视角。教师可设计 “三步走” 流程:

AI 生成素材:学生用 AI 获取作文初稿或细节素材;

人工修改润色:引导学生替换 AI 中的通用语句,加入个人经历,如将 AI 写的 “我热爱大自然” 改为 “去年在郊外植树时,我触摸到树苗的嫩芽,才真正懂了生命与自然的联系”;

AI 验证优化:用 GAI 认证中的反向提示技巧,让 AI 检查修改后的作文是否符合 “主题突出”“情感真实” 的要求,如输入 “请判断该作文是否体现了个人独特体’”。通过这一流程,学生既能借助 AI 提升效率,又能保留创作主体性,避免陷入AI 依赖。